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出息,看“手相”就知道,这可不是迷信
对于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是特别好奇的。
为了揭开孩子的人生真相,父母还会带着孩子去找半仙,希望能够从相貌、手掌、生辰八字等地方,发现端倪。
其实,半仙的话,多半是安慰人的,也说不准,还有信口雌黄的嫌疑。
撇开迷信的因素,从孩子用“手”的方式方法,打造“手相”的过程,就能够发现其长大后,有没有出息了。
父母们,与其找人算命,不如对孩子多观察,多引导,多预判。
01
手心向上的孩子,只会索取。
人是古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自理行走,把手解放出来了。
手是用来劳动的,只要握紧工具,就能够带来收益。
可是现在的孩子,从小被父母惯着,因此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样子。
孩子一旦遇到困难了,第一时间就是伸出手,手心朝上,要父母给予帮助。他们是不会想办法的。
孩子的行为,像极了乞丐的日常生活。
乞丐在大街的某个角落,把手举得高高的,或者用手端起一个破碗,举高,说:“打发一点罗。”
手心向上,反复索取,这还有什么出息呢?你若是不给,他就找到你,死缠烂打;你给他再多的钱财,也压不住他的手。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出息的,他们只是父母一辈子的累赘。父母若是放手,他们就认为父母冷漠,要反目成仇了。
02
拳不离手的孩子,读书成才。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方式,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个孩子努力读书,那么他总是会拿起笔,写写画画。而不仅仅是朗读,说教。
读过的书,都能写成文章,那就是写下了人生的篇章了。
北宋时,苏洵结婚之后,还喜欢游山玩水。他的妻子程夫人,常常摇头,故意叹息。
苏洵看了妻子的样子,决定努力读书。
有一年端午节,他读书多次,然后写自己的感悟。妻子端来一些粽子,放在一旁。
苏洵拿出粽子,吃了好几个。才发现,自己把墨汁当成了配料,导致满嘴都黑黑的,接着就哑然失笑了。
《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在书本的世界里,把自己当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那么你一定会有所建树的。
孩子若能很早就领悟读书的重要性,那么他就不会懈怠自己。多读一点书,有了几样技能,未来就不会太差。
03
多手多脚的孩子,爱占便宜。
农村有句土话:“小时偷根针,长大变贼精。”
多少父母,看到孩子拿走邻居的一根木棍,顺走玩伴的一个玩具,以为那是图稀奇,不要去管。
就是孩子拿走父母的零花钱,父母还能笑。
等孩子长大了,总是喜欢顺手拿走人家的东西,这就变成了盗贼。
我们还把那些偷盗的人,说成是“三只手”的人。
多一只手,就是想要占便宜,一开始是破坏了道德,后来是触碰了法律红线。
如果发现孩子总是顺手拿走东西,不管是谁的,都说明他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占有欲很是强烈,若是不改正,那就没有出息,还是社会的蛀虫,人人喊打。
04
畏手畏脚的孩子,固步自封。
鲁迅在《故乡》里,写了少年的闰土,有说有笑,直到很多的稀奇古怪的事情。
但是闰土成年之后,长期生活在农村,就没有了少年的风范。
两个人重逢,闰土毕恭毕敬地喊鲁迅一声“老爷”。
更可悲的是,闰土回头,让自己的儿子给鲁迅磕头,说:“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相对来说,鲁迅比闰土的出息大很多。鲁迅的子孙,比闰土的子孙也强很多。
鲁迅家虽然不是特别富有,但是他勇敢地走出去读书,还去了留学。勇敢地从医学行业,转入到文学行业。
当一个孩子总是畏手畏脚的时候,说明他不够自信,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这是过分老实的体现。
真正有出息的孩子,总能大刀阔斧地干,能够打破原有的人生格局,对于父母的安排,也是有一点点违拗的,敢于做自己。
05
手不沾泥的孩子,好吃懒做。
诗曰:“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富贵人家,不去触碰泥土,但是有高楼大厦可以居住。看起来,这是好事。
但是孩子从小也不沾泥土,那就不是好事了,他们不懂得耕种,五谷不分,还把劳动当成丑事。
宋代权臣蔡京,从小对儿女娇生惯养。
有一天,他问儿子:“米是从哪里来的?”
小儿子说:“粮仓里来的呀。”
二儿子说:“不对,是从米缸里来的。”
果然,蔡京的儿子,变成了纨绔子弟,败家子。
现在,很多父母,阻止孩子去玩泥巴,去乡下走一走,这都是让孩子和真实生活脱节,让孩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06
作家杨朔说:“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用起来,就能带来知识,改变命运。若是手不能用,或者用错了地方,那都是很可怕的,是亲手把自己送进地狱。
手可以拥抱阳光,也可以触摸阴暗,父母一定要看清楚,手把手教会孩子,手是如何用的。
带着孩子读书,独立创造,热爱劳作,孩子的出息会越来越大。
记住了,脚走的路是手修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