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造字法的纠错升级
谈到汉字的造字法,许慎《说文解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是绕不过去的权威。可小初高语文教材并没有详细介绍“六书”造字法,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简介了“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没讲,初高中语文教材不讲也不考造字法。
连造字法都搞不清,就无法深入理解汉字和汉字背后的历史文化,阅读理解古诗文就不通透。造字法理不清,汉字简化和再造就缺乏明确有效的方法和理据。
为什么语文教材要淡化汉字的造字法?因为以传统“六书”为基础的“造字法”不仅模糊而且有错误,无法解读经历了隶书、楷书和简体字的变化的现代汉字。近现代很多学者在“六书”基础上,对汉字的造字法提出了很多创见,但文字学家们没有着手造字改字并突破传统,也没有形成新的权威和统一,以致语文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语文辅导资料对“造字法”都以《说文解字》的“六书”为标准,宣讲过时的“四体二用”说(清代语言学家戴震所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唐兰1949年在《中国文字学》中提出了三书说:象形字、象意字、形声字。把“指事字”和“会意字”合并为“象意字”不太妥当,对于汉字大量存在的“假借字”、“记号字”没有囊括。
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提出三书说: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把“象形、指事、会意”都用“表意字”做了概括,这概括得太狠太粗略了,没有提出“记号字”,对“假借字”的认识太泛,与“转注字”混淆。
张玉金在《汉字学概论》提出四书说:表意字、表音字、音义字、记号字。明确提出了“记号字”,但“表意字、表音字、音义字”命名有很大问题,缺乏明确的区别界限。
王元鹿的五书说: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没有提出“记号字”,也没研究“转注字”。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2013年修订本的八书说:
1.表意字:继承陈梦家的表意字的说法,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合并为表意字,表意字提法不妥,哪个汉字不表意义?记号字、形声字、假借字等所有的汉字也是表意字。
2.假借字:借用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近的字来组字(通假字)。比如:耑-端、册-策、飞-蜚、戚-慼、毬-球、亦-腋-液、眉-麋、女-汝、畔-判、胃-谓、说-悦、猒-厌、衹-只、衷-中……(用古文的通假字定义假借字太宽泛,忽略了现代汉字,把“转注字”也混淆进去了)。
3.形声字:与传统“六书”相同。(将近音和异音“声旁”和省声字也列为形声字,没有道理)。
4.记号字:没给出明确定义,只举了例字:五六七八九十千。(对记号字研究不深入,例字可不只有“五六七八九十千”,大量隶变和简化的汉字用到了记号法造字改字)。
5.半记号字:如“叢”简化为“丛-从是音符,一是符号”,“義”简化为“义-乂音符,丶是符号”,这是半记号字。(这两字都是形声字,例字太少,没有必要单列出来)。
6.变体表音字:稍微改变字形,造出读音相近的字。如:乒是兵的变体,刀分化出刁,它们读音相近。(这些可以归类转注字中)。
7.合音字:两个字件读音反切组成的字。如“覅-勿要合音为fiào 㬟-勿曾合音为feng”,“羟-羊巠合音为qiǎng 羰-羊炭合音为tāng”(这类字太少,可归类到形借字中,不值得单列成造字法)。
8.两声字:两个声旁字组成的字,如“牾wǔ”的古字“啎”,“啎”的两个字件“午吾”都是wǔ,因此叫两声字。(为少数几个例字整出一个造字法,没有必要)。
裘老对汉字研究太深入太细致了,以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极少数字单独搞一个造字法,而更普遍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却用表意字笼而统之,让人难以接受。裘老先生虽对造字法有创新,但定义模糊,甚至不下定义,所举的例字也少。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18年增订第六版精简本的"六书"说:
1.独体字:独体字是造字结果,不是造字方法,象形字和记号字两种造字法都能造独体字。
2.会意字(意符+意符):与传统“六书”相同。
3.形声字(意符+声符):与传统“六书”相同。
4.半音符半记号字(音符+记号):如如:“胜较”等,“胜较”是形声字。
5.半意符半记号字(意符+记号字):如“江河海”,“江河”是形借字,“海”是会意字-水之母(每是母的同源字,本义是指头上带有笄饰的成年女子)。
6.合体记号字(记号+记号):如“特奋”等,特-牛+寺(古指官署),本义公牛,合体记号字;奋-奮,大表人,隹表鸟,人怀里的鸟挣脱,拼命田上空飞的会意,表勤奋,简化的“奋”字去掉“隹”成为合体记号字。那独体记号字呢?不漏了。
以上“半音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合体记号字”命名太长而难记,它是组字的表象,不是一种造字方法的命名。这样的造字法创新,实在太草率,所举的例字太少,缺乏说服力。
高教社《现代汉语》2018年增订第六版精简本是给理工类学生用的,传统六书造字法只讲四书,没讲假借和转注,但讲了上面的现代汉字六种造字法。2018年,原作者黄伯荣(中山大学教授,2013年逝世)、廖序东(徐州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逝世)都已作古,两位教授所编《现代汉语》增订只到第四版。高教社的后继编者在造字法这块的总结研究还比较仓促,不够深入。
愚以为,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造字法:
1、造字法是为“造新字”和“改字”服务的,现代汉字的造字法应该从古到今贯穿到简化字,不能只到繁体楷书就结束了,不研究简化字的造字法,更不能局限于传统六书造字法。
2、必须是造了众多汉字(至少一百字)的方法,只有少数几个例字不能支撑一种造字法。
3、造字法的名字好记,定义和分类必须明确,例字要多且解释到位,让读者容易举一反三。
按照这三个条件,在传统“六书”和前辈的基础上,我对造字法做进一步纠错升级完善:
“象形字”将“指事字”中的“象形字+笔画”和“象意字”合并到“象形字”中;
“会意字”不变,依然是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表义符号组成表新意义的字。
“记号字”必须单独提出来,汉字隶变楷化和简化后,出现了大量的“记号字”。
“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的字,声旁不能表音的不能叫“形声字”。
“假借字”名字不够简明传神,改为“形借字”,由“形旁”+“借来的与整字音节不同的字”组成非会意的字。
“转注字”是研究同源同义字衍生关系的用字之法,虽不是造字法,但是了解汉字演变的重要方法。
“象形、记号、会意、形声、形借”这五种是汉字的造字法,转注是用字法。
一、象形字:《说文解字》解释“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ié qū 弯曲),日月是也。”就是描画事物的形状和意义来造字。象形字分三类:
1.描画形状的:大、人、丁、刀、口、日、月、夫、儿、子、女、父、母、乃、木、目、山、水、川、火、田、土、石、丘、云、雨、牛、羊、虍、兔、鼠、象、竹、米、鱼、虫、贝、羽、飞、鸟、毛、爪、肉、身、首、心、手、耳、弓、包、尸、户、鬲、囱、巾、衣、几、舍、宫、门、井、瓦、臼、皿、勺、匕、伞、干、舟、交、册、片、爿、卜、凹、凸、角、幺、丝、自、向、眉、网、丫、牙……
指事字本质是象形字,《说文解字》解释指事字:“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字分两种情况:
2.象形字+笔画,多表具体食物(视而可识),比如:
本-木下一横,表树木的根;
朱-赤心木,中间一横表树干;
亦-本义表腋下、胳肢窝,甲金篆文的亦“大字横下两点”,大(表人,横表胳膊)+、、(表腋下、胳肢窝)”,后转表语气副词;
刃-刀旁一点,表刀刃;
甘-舌头中一横,表甘甜;
中-旗杆插在圆圈中,表中间;
天-大表人,大上一横,表天;
叉-又表手,加一点表手指相交叉;
主-“炷”的本字,表灯芯,引申为主人、君主;
元-金文象侧立的人,字的重点在头部,表头,引申为元首、开始、主要等;
头-“頭”字草书的楷化(最早见于居延汉简),大表人,上部两点表头发,合起来表脑袋;
寸-金文“又(表手)下一短横,表中医切脉诊病之处“寸口”,中医诊脉有“寸、关、尺”;
太-“大”下加一点,表过于。
……
这类字本身就是象形字的延伸,本质还是象形字。
3.象意字-用象征性符号表达观察理解抽象事物的意义(察而见意),比如:一、二、三、上、下、夕、午、气、兀、言、曰、小、少、歹、氏、长、孑、永、立、生、行、回、互、工、欠、己、甲、乙、丙、辛、未、匹、予、示……这类象意字虽然没有形状,但古人观察事物和现象,描画其意义,本质就是象形字。翻看众多字源的字典,以上这些字也大多解读为象形字。
尽管汉字隶变为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后,汉字的象形表义功能降低,但方块字也可以用象形造字法,可惜上世纪的简化字中几乎没有使用象形造字法,非常遗憾。
汉字现有31个基本笔画,这对于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表现力还不够。可吸收字母和其它符号的优点,新增基本笔画21个:折画12个、三角画4个、圆弧画5个,增强汉字的造字和表现能力,更好地用象形造字法简化再造汉字。
二、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比类合谊,以见指㧑(huī 同“挥”挥散,分裂),武信是也。”就是用两个及以上表义字件组成表新意义的非形声非形借的字,比如:
相同字件组成的会意字:林、森、吕、品、从、众、比、双、炎、焱、圭、多、朋、晶、矗……
不同字件组成的会意字:旦、昏、武、信、休、取、明、益、鸣、炙、歪、甭、尖、驭、掰……
简化汉字广泛地用到了会意造字法,比如:
愛-爱,有人吐槽爱已无心,爪友变爱人,友不包含心吗?
蠶-蚕,吃桑叶吐蚕丝的虫,是为天虫,表达对蚕宝宝的热爱,多好的会意啊。
簾-帘,“穴巾-帘”的会意法造字代替了“竹廉-簾”的形声造字。
虜-虏,虜-虍+男,只是男人被俘了,女人呢?虏-虍+力,俘虏人力不论男女不更好?
體-体,有人吐槽说“体”没有骨气了,身体还有肉呢,是不是肉也要加上?身体是人的根本,会意得多好啊。
陰陽-阴阳,月表阴日表阳,月照之土山为阴,日照之地为阳,比“陰陽”的会意不更好吗。
醫-医,醫=匚-容器/箱子+矢-箭,表箭伤+殳-敲打+酉-酒,医生带着工具箱救治箭伤的病人,用酒消毒,敲打诊断或治病。简化的“医”字去掉了“殳 酉”,也是会意字。
濁-浊,蜀shǔ,象形字,本义是蛾蝶类的幼虫,后转借为地名指四川,“濁”简化为“浊”,依然是会意字,水里有虫,浑浊不清澈。
三、记号字是用简洁而无意义(字形与字义无关,无法象形和会意表义)的标记符号造字和隶变、简化的汉字。比如:
独体记号字:电、车、东、西、北、击、韦、久、犬、力、币、屯、习、方、其、申、亥、尺、不、于、升、斗、戈、斤、又、而、也、义……
合体记号字:仑、冬、尽、后、司、归、旧、刘、列、叶、写、齐、它、奋、旬、吕、岁、圣、礼、怀、应……
记号字与传统的指事字不同。
指事字本质是象形字,它有两种:
一是“象形字+笔画”:本、朱、亦、刃、甘、中、天、主……这是象形字的延申,本质还是象形字。
二是“象意字”:一、二、三、上、下、夕、言、曰……这是象形字的象意字,也是象形字。
而记号字是无意义的标记符号。比如最早用“十”表数量十,后来用“十”的竖画拐个弯表数量七。“十、七”等就是个标记符号,没有意义,你赋予它什么读音和意义都可以。
汉字在简化过程中,用简洁的记号减少笔画来造字,是文字发展的必然选择。用记号法造字众多,记号造字法应该独立出来。
记号字的来源有三类:
1.用无意义的标记符号造的记号字,这类记号字数量不多。比如:
“四、五、六、七、八、九、十、千”如果采用“一、二、三”的象形字的象意法造字,笔画就太多了,用简洁而无意义的标记造字,方便了字的识读记写。
2.因汉字隶变、简化而成的记号字。
(1) 汉字的隶变失去象形或会意功能而变成记号字。比如:
尺(人测量的踝关节到膝盖约为一尺的象形),隶变后的“尺”已看不出这种象形意义,象形字变记号字。
戈-一种兵器,隶书之后看不出所指兵器的样子,象形变记号。
亥-猪的象形,隶变后的亥字已经看不出猪样,象形变记号。
升斗-容器量具的象形,隶书之后就看不出容器的样子(“鬥dòu-披头散发的两个人徒手相搏的象形”与“斗dǒu-盛酒或量粮食的器具”合并)两个字都由象形字变成记号字。
(2) 因重构简化而形成的记号字。比如:
东车-東(早上日出挂在树梢表东方的象形),車(车轴穿过车轮的象形),简化的“东车”字已失去会意功能,象形字变记号字。
仑-侖(会意字,“亼jí”表聚集,“册”表简册、书籍,“亼+册”表书籍的编集,引申为条理、次序),简化的仑用“人”代替“亼jí”,用“匕”代“册”后失去了会意功能,变成方便书写的记号字。
卫-衛(行+韋,卫兵围绕城邑巡逻来保卫的会意),简化的“卫”字已失去会意功能,变成记号字。
万-萬(蝎子的象形,特能繁殖,数量多),简化的万字看不出蝎子的样子,会意字变记号字。
(3) 去掉字件简化而形成的记号字。比如:
幤-币,産-产,電-电,關-关,廣-广,開-开,裏-里,虧-亏,禮-礼,擊-击,親-亲,區-区,術-术,習-习,鄉-乡,兇-凶……
电-電(小篆是雨+闪电的象形),隶楷书和简化的电字,已看不出闪电的样子,象形字变记号字。
丰-豐(豆+山-表容器+丰丰-像麦穗或食品,意为容器中食物丰盛),简化的丰字已失去会意,会意字变记号字。
开关-開関(門+开关,意为打开或关上两扇门),简化的开关两字已失去会意功能,会意字变记号字。
亏-虧(雐 hū一种善飞的鸟+亏,气力不足,就难飞,表损失亏欠),简化的亏字已失去会意,会意字变记号字。
击-擊(手持杖敲打车轴的头部),去掉殳手和车轮,取车轴和头进行简化,会意字变记号字。
习-習(日出泛白,小鸟就振翅练习飞翔),简化后会意变记号。
乡-鄉(“饗”的本字,两人面对面跪坐,中间是盛事物的器皿,意为用酒食招待人,又通“飨、卿”引申为乡亲、乡村)“鄉”去掉“郎”进行简化,记号代替会意。
(4) 依据草书或俗字进行简化的记号字。比如:
辦-办、攙-搀、當-当、導-导、舊-旧,馬-马,爾-尔、鳳-凤、龜-龟、懷-怀、劉-刘、龍-龙、羅-罗、盧-卢、農-农、齊-齐、聖-圣,實-实,蘇-苏,嵗-岁,團-团,韋-韦,應-应,嚴-严,義-义……
边-邊:邊--辶(辵chuò的简化,表走)+臱(mián,表山崖的边缘),意为走到悬崖的边上或流放到边疆,表边缘,简化字“边=辶+力”已无法会意为边缘,会意字变记号字。
礼-禮:禮--示-出示+曲-表酒或食品+豆-容器,意为用丰盛的食物祭祀神,“礼”用“禮”字的草书做简化,用“乚”代替“豐”,记号字代替会意字。
韦-韋(止口止,“口”表城池或区域,“止”表脚,两个颠倒的“止”表向相反的方向行走,本义是“违”,后转表熟皮和姓氏) ,依草书简化的“韦”字失去了会意功能,变成记号字。
应-應(應-鹰的省声字,鹰去鸟+心,引申为感应、应当),“应”字用“應”的草书进行简化,会意变记号。
3. 字被转注,其转借义与原始本义毫无关联,成为记号字。比如:
北-两人相背的象形,“北”转表北方,与本义“两人相背”完全不同,象形字变记号字。
不-胚,本义表胚芽,转表否定的副词,与原始本义毫无关联,象形字变记号字。
才-植物萌芽出土,才转表才能、刚才,与本义毫无关联,象形变记号。
而-胡须的象形,转表并列、转折等的连词,与原始本义毫无关联,象形字变记号字。
斤-斧的象形,“匠析斩断新折斫”字的“斤”表斧头,“斤”转表重量的量词,与原始本义毫无关联,象形字变记号字 。
其-本义是“箕-簸箕”的象形,转表第三人称代词他/它等,与本义毫无关联,象形字变记号字。
西-本义是“栖”,鸟巢或鸟栖息在鸟巢的象形,“西”转表西方,与原始本义毫无关联,象形字变记号字。
又-手的象形,转表频率的副词,与原始本义毫无关系,象形字变记号字。
于-迂,迂回弯曲的象形,转表介词,其转借义与原始本义毫无关系,象形字变记号字。
也它-蛇的象形,转表语气的副词,它转表代词,两字的转借义与原始本义毫无关系,象形字变记号字。
简化汉字时,记号造字法却没有被提出来,弄得被很多人误解吐槽简化字。比如:
親-亲,亲不见,亲还要言还要礼物呢,是不是还要加个讠旁礼旁呢?
鄉-乡,故乡不见郎,故乡还有亲人和房屋呢,是不是把人旁和户旁也加上?
開關-开关,开关连门都没有了,窗扇、按钮也要开关,是不是把窗旁钮旁等也加上?
鲁迅面对笔画繁多的汉字,对比笔画少表音文字,发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感叹。用记号法代替会意法造字后,笔画少多了,大大方便了汉字的识读记写。记号造字法在汉字进一步简化和再造中应该发扬光大、大展拳脚。
四、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对事物进行归类表义的字件”作为“形旁”和以“与整字同音(声母韵母相同,声调可不同)的字”作为“声旁”所组成的字。
“形旁”是汉字对万事万物进行归类的字件,数量大约180个,比如:艹禾木鱼鸟冖辶氵扌礻讠亻忄戈 囗……
“声旁”是与“形声字”的声母韵母相同的起表音作用的字件,比如:圭gui---硅闺鲑桂,名ming---铭茗酩。
用象形和指事法造字要一个一个地用心造,用会意法组字就方便多了,用形声法组字就是批量造字了:
左形右声:证、抖、城、构、材、伟、铜、泥、冻、秧、钟;
右形左声:战、励、刚、彰、瓴、颈、削、瓢、放、鹉、雌;
上形下声:芳、岗、晨、笼、雾、管、字、爸、崖、宵、界;
下形上声:想、熬、袋、劈、汞、架、案、慈、斧、贡、膏;
外形内声:圆、固、厘、匪、闺、匈、病、庭、匾、裹、衷。
汉字简化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形声造字法,比如:
襯-衬、竄-窜、擔-担、膚-肤、瓌-瑰、護-护、極-极、膠-胶、懼-惧、黴-霉、審-审、繡-绣、態-态、嚇-吓、蝦-虾、樣-样、運-运、證-证、職-职……
《说文解字》举形声字的例字“江河”的声旁“工可gongke”与“江河jianghe”的读音完全不同,这不能算形声字。
汉字有古今音变和方言发音的不同,江河的粤语(上古音--西周到汉末)发音为gāng hè,gāng与jiāng也只是韵母相同,不能以“声旁”古音或方言发音与其整字音节是否相同,来作为“形声字”判断标准,只能以现在“声旁”和整字的普通话发音是否相同为标准。语言文字的本质是方便识读记的交流工具,不是埋在故纸堆里音韵学家因循守旧的工具。
“声旁”和整字的音节不同(声调可以不同)的,不能算“形声字”。比如:
汁汀汛污汤汕汝江汗池沂沃沈沙沁沛没汩泛沉治泽泄沱泣泼泡沮浅河法波泌浊洗洼洒洽洛津洁浇济活浑浒洪洞测涂涛浩海涤浜渚淆淌渗渐混淮淀淡淳滞湛渥湿湃溃渴滑港溉滔滩溯溺滥滇演潜澈澡激濒……
再比如这个声称3500个一级常用字,形声字有2523个:
这些所谓的形声字不能识字读半边,不能根据声旁来读。难道形声字是个模糊笼统的框,什么字都往里面装?
五、形借字:《说文解字》解释假借字“本无其字,依声讬(同“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是要造新字,“依声讬事”不是托“同音字”和“形旁”组成“形声字”,而是托(借)“与整字近音或异音的字”和“形旁”组成非会意的字,这才是假借字的定义。假借字的本质借异音字组字,因此,“假借字”不如叫“形借字”更准确。比如:
江河沙池法济洪浊洗洒洁浩洽洛滩洞洒淡渐泌津浇浑浒测涂涤淌渗混淮淀淳滞湛……除左边的形旁“氵”外,右边的字与整字的读音不同。
《说文解字》所举的“令长”两字误导了很多人,文字学家也陷在《说文解字》的“令长”的窠臼里,不能突破假借字的本质。“令”和“长”不同音,谁借了谁来组字?它们也没有共同的形旁或字件,谁借了谁在组字?
“令长”两字不是假借字,“令”是会意字,令-亽同亼jí,聚集众人+卩jié发号施令的信物。《说文》:“守国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使山邦者用虎卪……”意为在屋顶下发号施令。“长”是象形字,“长”字的甲金篆都像侧视的人长着长头发。“令”和“长”只是意义相关而已。
形借字有三种类型:
1.借用“与整字韵母相同的字(包含其转注字)”和“形旁”组字。
(1)借“与整字韵母相同的字”和“形旁”组字,比如:
ban扳版板阪坂钣舨(与fan反的韵母相同)
ce测侧厕恻(与ze则的韵母相同)
chou抽绸稠惆椆筹踌畴帱愁瞅(分别与you由zhou周shou寿qiu秋的韵母相同)
hong红洪哄烘(与gong工共的韵母相同)
jiǎn捡检俭睑剑lian脸敛殓xiǎn险yàn验(与qiān佥的韵母相同)
xia呷匣狎峡侠狭霞暇遐瑕(分别与jia甲夹叚的韵母相同)
尚shang--chang常敞 dang党當-当 tang倘堂棠淌趟躺 zhang掌(只有“shang裳赏”是形声字,其它都是“尚shang”同韵母形借字)
兆zhao--cháo晁 tao桃逃 tiao佻挑跳眺窕 yáo姚(没有形声字,都是“兆zhao”同韵母形借字)
(2)借“与整字韵母相同字的转注字”的“形旁”组成形借字,比如:
者zhe--du都赌堵睹 chu褚储 shu暑署 zhu诸煮猪箸褚渚著 tu屠 xv绪(金文的“者”是会意字,本义是用木生火烤/煮食物,大家/诸位围着火堆边吃边谈,楷书“耂曰-者”变成“耂曰-老人说”与本义相差不大。“者”字本义中含有“煮”和“诸”,“煮诸”是“者”同源的转注字。“猪箸褚渚著”是“者”的转注字“诸煮”的省生字,“du都赌堵睹 chu褚储 shu暑署 tu屠” 就是借“者”的转注字“zhu诸煮”所组成同韵母形借字, “xv绪”算相近韵母的形借字。)
且qie--cu粗殂 ju沮狙疽龃雎 qu蛆 zu祖阻组诅俎 zhu租助(“且”本义是男根,是“zu祖”是“且”的转注字(父系氏族社会男性生殖器崇拜,祭祀它繁衍后代),“cu粗殂 ju沮狙疽龃雎 qu蛆 zu祖阻组诅俎 zhu租助”就是借用“且”的转注字“zu祖”换掉形旁后所组成的同韵母形借字。 )
2. 借用与整字读音相近(声母相同、韵母相近)的字和形旁组字。比如:
bì婢裨髀(与bei卑的声母相同)
bo伯泊柏舶铂箔(与bái白的声母相同,白在很多方言里读bò)
gāng缸扛肛gàng杠 káng扛jiāng豇(与gong工的韵母相近)
luó螺骡镙(与lei累的声母相同)
zuo作咋祚zen怎ze舴zhai窄(与zha乍的声母相同)
é俄哦鹅娥峨蛾锇(与wǒ我的发音相近)
3. 乱借“音节不同的字件”和“形旁”组字。
(1)省声字:替换某合体字的形旁,保留声旁,组成音节相同的字。比如:
“bō玻bǒ跛”是“bō波(会意字-水的表皮)”的省声字,“bō玻bǒ跛”用形旁“王/足”换掉“波”的形旁“氵”,和“皮”组成音节相同的形借字,这里的“皮”代表“波”,不读“pi”而读“bo”。用省声字组字,是为了简省笔画,否则,用两个形旁组字,字形就太臃肿了。
“hé核劾”是“hé阂”的省声字,“hé阂”是会意字-亥猪多被关在猪圈中饲养,因此不同猪圈的猪形成了阻隔。“hé核劾”两字用形旁“木力”换掉“hé阂”的形旁“门”后,与“亥”组成形借字,“hé核劾”的读音与“亥hai”不同,不再是形声字。
“bèi焙 péi培陪赔锫”是“bèi倍”的省声字,“bèi倍”是会意字,“咅pǒu”,义同“呸”,叹词,表斥责或唾弃,引申为相反的方向,“亻”表数量,倍-相反方向的数量和同方向的数量相同,是为一倍。“bèi焙 péi培陪赔锫”是换掉“倍”的形旁和“咅”组成形借字。
更多省声字:珊姗,声旁是“删”,删省声;净-静省声;奔-贲ben省声;炊-吹省声;炭-岸省声……这些省声字都是形借字。
(2)借用“与整字读音完全不同的字”和“形旁”组字。比如:
也ye--di地 ta他她祂 chi池驰弛 yǐ酏(“也”与“它”字甲骨文都像蛇,以上含“也”字的读音与也完全不同,是乱借字件组字。)
占zhan--nian拈鲇黏 zhen砧 tie贴帖(占为会意字,“卜+口”表卜者预告吉凶,以上含“占”的字中,除“nian拈鲇黏”是同韵母形借字外,“zhen砧 tie贴帖”是乱借“占”组字。)
圭gui--kui奎跬 gua挂卦 wa蛙洼娃哇 jia佳 qi畦 ya厓 xie鞋,除“kui奎跬”是同韵母形借字外,其余的属乱借“圭gui”组字的形借字。
古人为了组字方便,有些字件被多次借用,导致乱借,组字缺乏规律。
以上所举的形借字的例字,很多教材和字源字典将其解释为形声字,以古今音变或方言与官话不同等理由,不管是借同韵母的、近韵母的、同声母的、读音相近的还是读音完全不同的,都往形声字里装,那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何在呢?
学术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学术服务。不管历代官话和各地方言怎么变幻,也无需音韵学专家如何考证。按当代标准语来衡量,只要是借用“与整字近音或异音的字”和“形旁”组成非会意的字,就是形借字,而非形声字。
形借字在汉字简化中,有少量应用,这些都不可取,应该重构为形声字,比如:
借同韵母字组字的:喫-吃、衝-冲、聰-聪、醻-酬、澱-淀、號-号、擬-拟、寧-宁、棲-栖、讓-让、選-选、臟髒-脏、贓贜-赃;
乱借异音字组字的:壩-坝、獲-获、環-环、過-过、價-价、講-讲、驢-驴、趨-趋、權-权、確-确、擾-扰、塗-涂,聽-听、襪-袜、藥-药、碪-砧。
形借字借用异音字与形旁组字,导致识字不敢认半边,只能死记硬背,加重了汉字识读记写的负担,成为提笔忘字的罪魁祸首。
六、转注字:《说文解字》解释“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建类一首”是“建立对事物进行归类的部首”,“同意相受”就是“甲字转表另外的意义(转借义),用乙字来代替甲字的原始本义”。
转注字本质是转义注解(代替),它是一组同源同义的分化字,它们有的形旁相同,有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转注字不是一种造字法,而是一种同源同义字衍生分化的用字法。转注字分三种类型:
1.甲字转表另外的意义(转借义),用乙字来代替甲字的原始本义:
冬--终:“冬”的甲骨文是“一个绳子两端打两个节”的象形,表终结/了。隶书加了“仌(冰旁)“,楷书的冰旁变成“仒”表冬天(一年四季的终结),“冬”已失去象形功能,变成记号字,其原始义用形借字“终”字代替。
花--华:“华”是“花”的本字,后来分化为“花”表草开花,“华”表树木开花,《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华是中国树木盛开着鲜花,“华”引申为光辉、繁荣。
莫--暮:“莫”是“暮-太阳落在草下”之会意,后来转表否定的副词,原始义用“暮”字代替。
乃--奶:“乃”是“乳房”之象形,后来转做动词和副词,原始义用形声字“奶”字代替;
奇--骑:“奇”是“骑”的象形(大=人,可=马),后转做形容词,原始义用形声字“骑”字代替。
然--燃:“然”是“生火烤肉,犬闻香而来”的会意,后转做连词,原始义用形声字“燃”字代替。
页--頭:“页”是“头(頭)”的象形,页旁字“顶顷顺顿预顾颁顽颅领颈颌题颂颊颉颐颍频颖颓颔颗颚额颜颠颤颦颧”都表头,后转表“单张纸”或“量词-两面印刷的单张纸的一面”。
要--腰:“要”是“人体腰部”之象形,后来转做动词,原始义用形声字“腰”字代替。
益--溢:“益”是“水从皿中溢出”的会意,后转做益处之义,原始义用形声字“溢”字代替。
亦--腋:“亦”是“大-表人,两点表两个胳肢窝-腋下”的象形,后转表语气副词,义同“也”。
自--鼻:“自”是“鼻子”之象形,后来转做代词或介词,原始义用会意字“鼻”字代替。
有少数字转表另外的意义,没有明确的字承接其原始本义,也属于此类。比如:
而:本义胡须的象形,转表连词,其原始本义没有明确的字承接,“胡、须、髯”都不是明确承接“而”字本义电的字。
2.甲字合并乙字字义,个别乙字还在,多数乙字作为异体字被淘汰。比如:
蜚-飞:“蜚”椿象一类的昆虫,后“蜚”合并“飞”义,“飞”字依然存在。《史记·滑gǔ稽列传·一鸣惊人》:“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成语“流言蜚语、蜚声海内”。
艸/屮-草:“艸/屮”是象形字,是“草”的本字,《说文解字》“草”指“草斗(zàodǒu)”,即栎树的果实。传世古书将“草”转表“艸/屮”,“艸/屮”变成“草”的异体字。
耑-端:《说文解字》“耑”,上部象生,下部象根,象植物初生,表开端,“端”本义表端正,后合并“耑”义表开端,“耑”做异体字并入“专”字。
戚-慼:其古字形像边缘带齿的斧钺,后转表亲近、亲戚。与“慽”或“慼”两字合并后,又表悲伤、忧愁,现“慽、慼”均作为“戚”的异体字被淘汰。
毬-球:皮球的球,本作“毬”,“玉求之球”表美玉,“球”合并了“毬”表圆形事物。“毬”作为异体字被淘汰。
更多异体字:
并-並、川-巛、身-㐆、片-爿、仌-冰、翅-翄、峰-峯、汇-彙、群-羣、略-畧、稿-稾、概-槩、鹅-鵞-䳘-䳗、哲-喆、渺-淼、泪-涙、算-祘、汞-銾、稀-希、声-殸、磷-燐、碰-掽、坡-陂、坑-阬、憔-䩌、裤-袴、线-缐……
3.两字的原始本义相同,后分化为意义不同的字。
“老”和“考”字的甲骨文都是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的象形,形旁都是“耂lǎo”。到了隶/楷书,两字出现了变异分化:
“老”变成“耂+匕”字义不变,还是表①年岁大,陈旧:~人,~厂;②老年人:徐~,扶~携幼。③老练,有经验:~手,~于世故。
“考”变成形声字“耂+丂kǎo”,字义转表①测验,检查:高~,~勤。②研究:~古。③指死去的父亲:先~。
册-策:“册”是简册的象形,表书籍,“策”竹+朿cì-木芒(尖刺),本义①赶马的竹鞭,会意字,引申为②“册”,竹简,书籍;③古代用于回答问题的一种文体:史册;④方法,计策。
……
转注字是汉字“六书”中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自唐朝以来,有关“转注”的解释就有70多种,这些解释可分为三类:
形转说(以南唐徐锴和清代江声为代表)----字的意义相同,用同一个形旁。比如“考老耄耋耉”都用耂旁,都表老。
音转说(以民国章太炎为代表)----其音相转,叠韵相迤,则为更制一字,此谓转注也。文字转读另一读音就是转注,比如“其qí”本义是“箕jī-竹制容器,簸箕”的象形,改读qí后,字义也变了,表代词或副词;“亡”和“无”虽然字形没有联系,但声母相同,义相通就是转注。
义转说(以清代的戴震和段玉裁为代表)----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注解共用,如“初、首、肇、祖、元、始”都表开始,可以互相注解。
结合上面的例子,回头再看《说文解字》转注字的解释和三转说,“义转说”能攘括形转说和音转说,更揭示转注的本质,但所下的定义和举的例字,不敢苟同。《说文解字》只举了“考老”两个例字,不足以说明转注字,这导致后世文字学家们争论不休。
本文参考资料:
许慎《说文解字》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精简本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吕景和《汉字解形释义字典》
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
谷衍亨《汉字源流字典》
李学勤主编《字源》
孙雍长《转注论》
钟如雄《转注系统研究》
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
查字典 - 字源字形
象形字典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