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民俗

详解回族舞蹈的形成发展_前期时间跳舞都不允许?

2024-10-08 08:30

回族是一个信奉伊斯兰的民族,对于回族的舞蹈其实是有故事的,刚开始的伊斯兰是不允许跳舞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允许呢?回族根据这样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呢?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回族舞蹈的特点吧。

回族的舞蹈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人口居第三位。同时回族也是中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我国回族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其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东等地也有不少的聚居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回族以移民迁徙的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生活习俗,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因受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与回族文化。而回族舞蹈便是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据伊斯兰史记载,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禁止以娱乐为内容的乐舞活动,伊斯兰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也曾为了反对一度在贵族阶层中出现的浮靡风气,禁止过不正当的乐舞,认为这种乐舞会腐蚀人们的意志,扰乱穆斯林虔诚的信仰和祈祷。伊斯兰的律学家也反对乐舞,尤其是反对在举行宗仪式时辅以乐舞。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信奉伊斯兰民族的舞蹈发展,必然会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域乐舞传入中国,成为回回乐舞的前身。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天宝九载四月,波斯曾献大毛绣舞、延长毛绣舞、延舞。以后又献入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观柘枝舞二首》中有“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的诗句,描绘了西域乐舞高难度的技巧变化和婀娜柔美的舞姿表现。据史料记载,西域乐舞在“开元、天宝以后盛行于长安,后更遍及于中国各地”.

到了宋代,西域乐舞已广泛流行于市井民众中,并由于回汉之间长期密切联系和人口杂居,明显表现出了波斯、阿拉伯和汉族民间舞蹈混合一体的民族风格,继而形成了回回乐舞。回回乐舞的形成发展,发生在元明两朝民族大融合的中国土地上,其文化艺术必然受汉文化影响,回汉舞蹈交融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回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标志,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信仰、审美追求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以自己的存在方式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虽然回族有不成文的清规戒律约束着歌舞娱乐,然而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回族舞蹈还是在逆境中逐渐形成、发展。

一方面回族舞蹈传承伊斯兰传统文化艺术在宗仪式之中,并且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汤瓶舞源于宗习俗,流传于宁夏回族聚居区。回族人爱干净,讲究饮食卫生,喜欢沐浴和洗涤。在回族饭店和家门前挂的“清真”牌,即为洁净的意思。洗手、洗脸、洗澡均用流水,沐浴时常用“汤瓶壶”.“汤瓶壶”是唐朝时期从波斯、阿拉伯传入的,回族人称洗澡为“净洗”、“冲头”,有固定的程式动作,也称“洗把数”、“换水”.表现伊斯兰礼拜前用“汤瓶”(壶)盛水净身,作“大净”或“小净”的习俗,舞蹈中还常出现模拟“汤瓶”的形象,故有此名。如河北的舞蹈《沐浴》、宁夏的《汤瓶舞》,便是取材于回族人“净洗”这一特定的风俗的舞蹈。作品把“净洗”中“倒三把手”、“洗肘”、“抹头”、“抹耳”和民族生活中的“接都瓦儿”动作夸大变型,从而产生舞蹈的主题动作。这些民族的特定语汇,作为舞蹈的典型动作,营造了神圣、静谧、崇高、庄严的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了回族舞蹈的形体表现和动作语言。回族穆斯林在做“礼拜”时,手臂动作较多,身体动势较大,当念到“都瓦儿”时,均将头部左右转动;念到“大赞”时,身体和头部均晃动,因此“摇头”这一动势,正是回族舞蹈中最显着的特点之一。

另一方面回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习俗中充分展示和保持着回族人的舞蹈观念和宗色彩。例如,“宴席曲”是广泛流行于西北地区回族人民婚礼、喜庆宴席中的一种自娱性歌舞形式,源于喜庆活动,是喜庆宴席间演唱的一类民间歌曲。后来随民间艺人的即兴表演,一些曲目逐渐发展成为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的民间歌舞,并以“宴席曲”作为这种形式的名称,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广泛流传。回族人把办婚事叫做有宴席,因此婚礼上表演的歌舞通称为宴席曲。这种歌舞形式各地略有差异,但以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数最多;也有只歌不舞或只舞而不歌的。

宴席曲多以方阵队形对舞,其动作特点常与回族的劳动、生活、习俗相关联,由于回族歌曲常用凤凰、蝴蝶、牡丹、鸽子等雍容华贵的形象和羊羔、青草、甘泉等与本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起兴,所以舞时手臂动作多变的特点恰似蝴蝶飞舞、风凰展翅,动作秀而不拘,美而不俗;腿部柔韧地屈伸,似放牧人赶着羊群在云中走,动作起伏稳重,柔中有韧、潇洒自如、头部和眼神配合巧妙,这些都抒发了宴席中的喜庆欢快之情。而各地区宴席曲表演形式因受地域影响,带有其地区的特色。例如:宁夏中部地区回族的“宴席曲”,其表演形式是从甘肃传入的,或席间即兴演唱,或离席起舞,近年,女子也参加表演;青海化隆、民和、门源等回族地区的“宴席曲”,舞者为二人,在群众伴唱的歌声中表演,每段舞蹈以歌曲定名。并有相应的舞蹈动作。如“绿鹦哥”中,有描绘鹦鹉的唱词和飞翔的动作;青、甘一带的回、东乡、撒拉、保安族的“宴席曲”中,常有歌舞能手们表演,舞者分站两排,舞随歌起,缓步轻舞,擦肩而过。表演中,手多半握拳,左手插腰,右手翘起拇指上下翻动,或蹲、或起,或转身摇头而舞。高潮时,头部大幅度地左右摆动,满洒自得。其动作还有一定规范和具体名称,如“雁落平沙”“鹞子翻身”“凤凰点头”等。

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的“宴席曲”中,根据曲调和表演特点又有“八字大开头”、“落莲花”、“绿鹦哥”等名目。“八字大开头”是男子双人对舞的形式。由于是喜庆活动演唱“宴席曲”的开头节目,舞者又以“八字步”进场,所以有此舞名,舞蹈中,两人常擦肩而过,当互相照面时,就摇头、动肩、挤眉、弄眼,作出许多滑稽、诙谐的动作,以活跃气氛。“落莲花”也叫“莲花落”,据说是受汉族曲艺“莲花落”的影响形成。舞者徒手或持彩帕,或两手各持“瓦子”(两片竹板)表演,一般是2人或4人的对舞形式。每段表演的最后一句唱词中,演员对面徐缓下蹲,两手从胸前,经头部上方分向两侧,抖手而下,犹如一朵朵莲花飘落。当地“宴席曲”还常用笛子、板胡、四胡、瓦子等乐器伴奏。随着社会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回族民间舞蹈在不断的发展,并对“宴席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它回族传统舞蹈如“踏脚舞”、“念舞”、“跳花儿”、“口弦”等都带有浓厚的宗色彩。信奉伊斯兰的回族人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其宗、文化的影响和约束,但是其传统乐舞还是在这样的逆境之中逐渐的发展开来。

虽然回族舞蹈有诸多种类,但是回族舞蹈至今尚未建成完整的、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学体系。言传身式的传承方式使回族舞蹈在各艺术门类中处于劣势,这也是回族舞蹈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每一门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随之就会建立起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学模式,这种学模式是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创建回族舞蹈的学体系是回族舞蹈发展的硬道理,由于回族民间舞蹈资料相对匮乏,而众多致力于舞蹈学、编导、表演、研究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对回族舞蹈引起广泛的重视与关注,这就使相对比较不发达的回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显得更加薄弱,缺少了舞蹈专业理论的支持,整理起来也相对困难。但只要依据民族特点与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回族民间舞蹈以及历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形态,逐渐的整理出一套独立的,并且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艺术体系,从而使回族民间舞蹈文化得到重视,这样回族民间舞蹈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唱歌跳舞必定是每一个民族的才艺,但是因为各个民族舞蹈文化不一样,所以演绎的是不一样的风格,不同的舞蹈都是很美的呢。

更新于:2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