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厦门过年有什么风俗,厦门春节民俗

2024-04-16 10:19

厦门过年有什么风俗目录

厦门过年习俗

厦门春节民俗

厦门春节习俗有哪些?

厦门过年有以下几个传统风俗:。

1. 贴春联:在大年初一或前一天,家家户户会在门口或室内挂上一副对联,寓意迎接新年、祈求吉祥。

2. 贴福字: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房间里或门口贴上“福”字,寓意祝福新年平安、吉祥。

3. 守岁:在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守岁,通常会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晚等。

4. 祭祖: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回家祭祖,烧香拜祭,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5. 送年货: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相互赠送年货,例如糖果、糕点、水果等,以表达新年的祝福和关爱。"。

厦门过年习俗

1、腊月十六:平时,闽台地区的不少民众都会在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农民更为注重,俗称“做牙”。

传统的“尾牙宴”上,老板会以“鸡头鱼尾”方式来决定明年的辞退人员,因此又有“鸡头相对,伙计走开”的仪式,这是老板要“炒鱿鱼”的婉转手法。

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做牙”,称为“尾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

2、腊月廿四:农历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

闽南有句谚语:送神风、接神雨。

意思是,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这天的天气有风,就是“一路顺风”;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爷下凡,如果有雨,则昭示来年风调雨顺。

按照厦门旧俗,只有到腊月二十四送走家里供的“灶王君”等神后,才能百无禁忌放心做卫生,形成“送神”与“除尘”习俗。

厦门人办年货,种类很多。

春联、窗花、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蜜饯、水果、炸物等也要备齐。

3、年夜饭要“添碗筷”:由于厦门的地缘特色,历史上许多人过台湾下南洋,回厦门过年要漂洋过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总是有些人不能回来,而这时家里面仍然要为他留一个位置放一副碗筷,以表示人未回,心已回。

4、除夕“围炉”合家欢:除夕,闽台两岸都称为“年暝”、“二九暝”或“年兜”。

厦门本地,家家户户都重视围炉,或在家里烹饪,或到餐厅订上一桌。

围炉吃年夜饭,预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

除夕夜,本地人除了贴春联,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

此外,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纸扎的“春花”,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年夜饭后就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

厦门春节民俗

农历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厦门地区所指的春节至少是从除夕到正月初五。

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

除夕夜,合家围炉(火锅)吃年饭(团圆饭),以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

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

长辈把红包赏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

晨起起祭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清早有吃面线的习俗,表示新一年健康长寿。

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

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

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

正月初二,女婿日,女儿携夫君回娘家。

正月初三这天,被作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门和外出贺年。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

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围炉 :

除夕吃年夜饭,叫“吃廿九暝”,大都爱吃火锅(暖锅),“围炉”合家欢。

火锅有“一品锅”(整锅一格)、“鸳鸯锅”(两格)、“四色锅”(四格)。

从“一品锅”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贵”,汤是猪肉或鸡鸭汤,主菜是金元宝(鸡蛋)、银元宝(鸽蛋),整只蹄膀叫“一团和气”,黑刺参与墨鱼用海带绑在一起叫“乌金墨玉”,鸡鸭翅膀叫“鹏程万里”,冬笋叫“节节高升”,粉丝叫“福寿绵长”,鱼丸、肉丸和发菜叫“团圆发财”,鸡头鸡尾、鱼头鱼尾叫“有始有终”,加上火腿脚爪叫“平步青云”,末了吃长生果,意思是“长生不老”,吃柑橘,象征吉利。

由于火锅热气腾腾,食品翻滚不停,不断续汤,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烧越旺”。

厦门人特别重视海鲜,如鲢鱼(“年年有余”)、蚝仔、红虾、珠蚶、旺螺、海带和发菜豆腐(“发财多福”)等,近年来又有啤酒火锅、豆腐火锅、丸子火锅、什锦火锅等应市。

年糕 :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

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

清朝人程讷斋写了一首阐发年糕寓意的诗:“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

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

”厦门人把年糕叫做“粿”,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粿、乌(红)糖粿,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粿、菜头(萝卜)粿、番薯(地瓜)粿、芋头粿,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此外,还有凉粿、发粿、碗糕粿......

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

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

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

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

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

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

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圆仔: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

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园子,取“团团圆圆”之意。

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年节习俗,闽台同源。

过去,闽台都有这样的习俗:初一炒吃除夕剩饭,每人尝几口;将鲤鱼与青菜一起吃,能得财气。

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

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

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

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注:同样原因,在福建沿海均有此习俗,只是时间不同而已,如福建莆田仙游一带为正月初二。

厦门过年习俗--新年贴春联

艳红的春联,是新年伊始最红火最崭新的气象,春联自五代起至今已张扬红火了一千多年,年年新桃换旧符,年年有最诚恳最美丽的祝福让我们心花怒放,让我们对世道和人心充满希望。

据说厦门之习俗约在明朝建城以来渐渐兴盛。

据方文图先生介绍:旧时厦门城区,春节临近,到处摆摊设点出售春联,平时社会交往,也常以对联应酬,为此书坊专门编印楹联版本,如1836年由厦门文德堂刻印的《风雅大成》即辑录楹联千余副,其中春联部分有154副。

近年,厦门多数人家的春联都从市场买来,少有提笔亲写的。

红纸金字确实好看,但只是发财、赚钱之类的内容难免单调。

因此,今年春节前,厦门楹联协会组织厦门诗、书、联、画各方大家,推陈出新,联合创作、书写了一批新春联,如“欢迎城市化,向往海湾型”,“翔安日暖花开放,集美风和鹭鸟鸣”“优生优育遵国策,倡诚倡信振民风”,“鹭海一湾商机无限,江天万里胜友如云”,等等,颇具地域性和时代感,展现了一派新的气象。

厦门春节习俗有哪些?

1、腊月十六要“做牙”

闽台地区的不少民众都会在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农民更为注重,俗称“做牙”。

传统的“尾牙宴”上,老板会以“鸡头鱼尾”方式来决定明年的辞退人员,因此又有“鸡头相对,伙计走开”的仪式,这是老板要“炒鱿鱼”的婉转手法。

2、腊月廿四要“送神”与“除尘”

按照厦门旧俗,只有到腊月二十四送走家里供的“灶王君”等神后,才能百无禁忌放心做卫生,形成“送神”与“除尘”习俗。

厦门人办年货,种类很多。

春联、窗花、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蜜饯、水果、炸物等也要备齐。

3、年夜饭要“添碗筷”

由于厦门的地缘特色,历史上许多人过台湾下南洋,回厦门过年要漂洋过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总是有些人不能回来,而这时家里面仍然要为他留一个位置放一副碗筷,以表示人未回,心已回。

4、除夕要“围炉”合家欢

除夕,闽台两岸都称为“年暝”、“二九暝”或“年兜”。

厦门本地,家家户户都重视围炉,或在家里烹饪,或到餐厅订上一桌。

围炉吃年夜饭,预示来年全家团团圆圆。

除夕夜,本地人除了贴春联,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

5、农历正月初五要“送穷”

闽台地区有“送穷”习俗主要活动是祭送穷鬼或者穷神正月初五这天,人们黎明即起家家户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越远越好。

更新于:8个月前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