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年中医李铎

谈谈奇经八脉的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2024-11-23 11:00

今天我又来大胆做推论了,谈谈奇经八脉阴阳属性的问题,翻阅现存的针灸文献(包括教材)几乎众口一词,各医家均认为奇经八脉没有阴阳属性和表里配偶关系,令我很是疑惑。奇经八脉本来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四条明显存在阴阳属性的脉;另外的任脉行于身前为阴,督脉行于身后属阳,为什么从古到今非要认定奇经八脉无阴阳之分呢?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任脉循行于身前,在胸腹部与手足六阴经贯通;督脉循行于身后,在大椎穴处与手足六阳经交会,从而维持着身体前后的平衡状态。在任、督二脉的命名、分布和功能之中,均寓意着阴阳表里配偶之意。《十四经发挥》所云“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于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于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即是谓此。事实上,任、督二脉不仅有阴阳属性,而且,任脉还统一身之阴,与诸阴脉相连,所以又称为“阴脉之海”;督脉统一身之阳,与诸阳脉相连,所以又称为“阳脉之海”。试问:能够统率、总督一身之阴阳的脉,反而没有阴阳属性,这是什么理论?又是什么逻辑呢?

阴维脉起于内踝,维系诸阴,主一身之里;阳维脉起于外踝,维系诸阳,主一身之表。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经上行,主一身左右之阴(里);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随足太阳经上行,主一身左右之阳(表)。二出入相交也是阳入阴,阴出阳。《难经·二十九难》说:“阳维为病苦寒热(表证),阴维为痛苦心痛(里证)。阴为病,阳缓而阴急;阳为病,阴缓而阳急。”二维脉和二脉的这种阴脉主里、阳脉主表的生理联系和病理表现,本身就是一种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冲脉起于少腹之内,其主干在身前与足少阴经并行,为血海——渗灌诸经;带脉出于十四椎下,围腰一周,似束带——约束诸经。也是一对阴阳相合之脉。所以,杨继洲在《针灸大成·注标幽赋》中说:“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言此奇经四脉属阳,主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言此奇经四脉属阴,能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本来,《标幽赋》的原句是:“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带,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针灸大全》原注为:“奇经三脉属阳,主治肩背腰腿在表之疾也……奇经五脉属阴,能治心腹胁肋在里之疾也。”对此,湖北王启才教授认为《针灸大成》所言极是。杨氏将原文中的“冲带”二字互易,改“三脉属阳”“五脉属阴”为“四脉属阳”“四脉属阴”,虽仅一字之变,但确为真知灼见。

因为人之一体,脏腑十二有六阴六阳,经脉十二也有六阴六阳,此即“阴平阳秘”之生理平衡。那么,奇经八脉何言三脉属阳而五脉属阴呢?这显然不合经脉阴阳平衡之理。《标幽赋》的原意是谈八脉交会穴的临床运用,然而不论是从历代文献对带脉病候的记载,还是带脉所通足少阳胆经足临泣穴的主治范围,也都是以头面、四肢、胁肋、腰背疾患为主的。均足以说明带脉应属阳脉之列,而非阴脉范畴。任脉、冲脉、阴维、阴跷四脉属阴主里,督脉、带脉、阳维、阳跷四脉属阳主表,既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又合乎经脉阴阳表里平衡之理。

感谢大家的细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