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庭烟霞

道教的城隍信仰。

2024-12-18 18:55

城隍,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兴起,至明清时期,渐由守护神演变成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对应的“阴官”,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较盛行,每州县必有城隍神,以致水旱疾疫必祷焉。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纳入国家祀典,凡天下名在地方,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州县城隍,祷祈感应,封赐之多,不能尽录。元朝继承宋的祀典,并于上都建城隍庙,设像而祠之,封曰圣王。

元余阙《安庆城隍显忠灵佑王碑》记曰:“今自天子都邑,下逮郡县,至于山夷海峤、荒墟左里之内,无不有祠。”明代城隍神信仰趋于极盛。洪武二年,都、府、州、县城隍各赐王、公、侯、伯之号,并配制相应的衮章冕旒。每岁仲秋祭都城隍神,遣官诣庙致祭,国有大事则告之。明代府州县.新官到任,必先宿斋城隍庙,以与神誓;并称城隍神于冥中司民命,且有监视纠察官吏之任。

祭拜城隍分为三次,也就是一年之中城隍要出巡三次,届时人们要牵马、抬轿,让城隍老爷出巡。城隍爷出巡时一般是骑马,回巡时坐轿,所以在居庸关城隍庙山门殿里有城隍老爷的马和马夫,轿和轿夫。城隍出巡日子第一次是在清明节前后,叫收鬼;第二次是在七月十五,叫拷鬼;第三次是在十月初一或十月十五下元节,叫放鬼。届时各庙要举行隆重的法事仪式,一般以度亡法事为主。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