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揭秘

科威特的真实生活

2024-12-29 12:36

在中东的海湾国家中,科威特国土面积虽小,名声却颇大,一是因其石油储量丰富而为产油大国;二是因其国民年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三是因为沸沸扬扬的海湾战争使得这个小国广为人知。来到这个濒临波斯湾的沙漠之国,它那炎热的气候、独特的风土人情、浓厚的宗教氛围,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火辣辣的夏天

科威特属于亚热带沙漠性气候,有着长达六个月的火辣辣的夏天。

当飞机抵临科机场时,透过舷窗,我看到的是大片的沙漠上只长着一窠窠枯黄的骆驼刺草;下了飞机,顿觉一股热浪向周身袭来,人仿佛置身于烤箱之中!当时就冒出个念头:我要变成骆驼了!火辣辣的太阳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发出耀眼的白光,使人头晕目眩。热气蒸着人的脸,辣生生的疼。此时正是科威特持续高温的时期,气象大楼显示的温度有47摄氏度,而阳光下的温度肯定有50多度了。好在这里气压高,天气干燥,虽热但并不闷,还能让人接受。另外,在科威特,公共场所内都配有空调设施,居民家里也都装有空调,在屋里感觉还是舒适的。

科威特没有河流,整个夏季也没有一滴雨,所有的用水都靠海水淡化提供,水的碱性较重,因而人们多饮用进口的矿泉水。夏日的沙漠地,日照强、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若要植树种草,须购买种植土,并不停地浇水,绿化的成本很高,所以科威特街道两边的树较少,多是适应沙漠环境的椰枣树。此刻,枣树上已结满了密密匝匝的枣子,一大团一大团的,有网子兜着,再过一段时间,摘下来风干后就是甜甜的蜜枣了。海滨公路是夏季休闲的好去处,那里绿树成荫、草坪连片、鲜花怒放,映衬着巍然耸立的科威特球塔,还有细软绵密的沙滩、蔚蓝浩渺的大海,令人流连忘返。

虔诚的教徒

科威特人原来多从事畜牧业和渔业,生活水平并不高。而丰富的石油储量的探明及大量的石油开采,使这个国家跻身世界富国行列,科威特人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国内电话免费、住房可领取高额补贴、生育孩子有补助、工作由政府安排。生活在这样一个高福利国家,百姓自然很爱戴这位为国民谋福利的国王,公共场所都挂有国王的大幅标准像。其实,国王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引领者,真主安拉才是科威特人真正的精神寄托。

科威特国教是伊斯兰教,真主在人们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威特人十分虔诚,每天他们要祈祷五次,夜里也照起不误,以感谢真主给他们带来的好运。各个小区都建有庄重典雅的清真寺,并配有高音喇叭。一到点,清真寺里就传出阿訇那宏亮的男中音,语调缓慢、起伏有致,那是他在领着教徒们作祷告,诵读《古兰经》,我们坐在家里都能听得很清楚。超市里有供祈祷时下跪用的毯子卖,许多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祈祷室,供教徒作祷告。

按照伊斯兰教规,科威特人每年都要过斋月,以新月的出现为标志。整整一个月,太阳升起后,穆斯林就不能进食、不能喝水,太阳落山了才能喝水吃饭(老人、孩子及病者除外)。此月的最后一天为开斋节,是穆斯林的重大节日,全国放假,满城皆欢,到处飘香,因为这一天可以不用再饿肚子啦!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的四件大事,也是了解一个国家风土人情及生活水准的窗口。

衣:生活在科威特的人中,一半以上是外籍人。外籍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着装,不过穿着不能过露,否则不仅会招来怪异的目光,说不定警察还会来找你的麻烦。按照科威特本民族的传统,男人穿立领的白色长袍,戴白色头巾,也可以戴红白格或黑白格相间的头巾,并用黑色的头箍固定;女子穿黑色长袍,戴黑色头巾、黑色面纱,只露出眼睛,甚至连眼睛都用面纱遮起来。这种宽松的着装自有道理,它能起到很好的隔热遮阳作用。试想,若不从头武装到脚,人们如何能在炽热的沙漠中行走?至于面纱,则可帮助女子遮阳挡风沙,以便保持细腻的皮肤。科威特女子兼有西方人的深轮廓与东方人的细腻肌肤,大多面容姣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早已不满于只穿这单调的黑白袍子了,除了有规定的正式场合,许多姑娘已不再用黑纱遮脸,而是穿戴英国、法国或意大利式样的时髦服饰,小伙子则偏爱轻松随意的T恤和牛仔裤。在科威特,来自欧美的名牌服装店越开越多,生意蒸蒸日上。你不时可看到身着紧身衣、发白牛仔裤、脚登厚底鞋、腰间系着T恤衫、涂着黑紫色唇膏的姑娘,怡然自得地在大街上行走。大幅的服饰、化妆品广告满目皆是。追求自由、体现个性,在科威特已成为时尚。

食:科威特这个国家大部分食品都依靠进口,超市里摆满了来自各个国家的产品,也有不少中国货。各色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十分诱人。肉食以羊、牛、鸡、鸭、鱼为主。海产品中有虾子、螃蟹、石斑鱼、比目鱼、鱿鱼、墨鱼、鲳边鱼、鲫鱼等。

科威特人的传统食物是手抓饭,把羊肉、葡萄干与饭拌在一起,用手抓着吃,据说味道鲜美。烤肉烤鱼也是他们的拿手菜,科威特人大多生吃蔬菜,洋葱、韭菜、大葱这类辛辣的菜也是洗洗就吃。

在科威特的一些小饭馆里,常可见到一个竖立的烤箱,烤箱前有两根大铁棍,上边插着两个锥形的大肉团,分别是鸡肉团和牛肉团。鸡肉团通常由40只鸡的肉加上油、盐等作料配成,牛肉团则动用了半只小牛。根据你的需要,大师傅用刀削下肉片,配上蔬菜,用煎饼或面包裹起来。这种阿拉伯小吃香嫩味美,而且经济实惠。

科威特人爱吃甜食,喜欢喝加了牛奶、糖、柠檬的红茶,饭后几个人围坐在毯子上边喝边聊,悠闲舒适。再加上科威特人大多家有保姆,不用干家务活,平日又不爱动,难怪科威特的胖子越来越多呢。

住:科威特人结婚之后都可申请住房并享有政府的高额住房补贴。普通百姓都住在统一规划的小区内,每家都拥有一幢二三层的别墅,颜色多为白色或奶黄色,风格各异。许多人家在房前围有小花园,植有草坪,或堆起假山,种几棵小树,养些花草,缤纷的自然之色给这沙漠之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钱人多住在临海的别墅里,凭窗眺海,休息日便举家乘游艇出海航行。政府每年也出资盖不少两层楼的别墅分给经济条件较差的百姓居住,房价低廉。每个小区都留有几块空场地供孩子们活动,傍晚,孩子们在这里踢足球、打篮球,很是热闹。

有趣的是,作为游牧人的后代,许多科威特家庭仍怀念沙漠中的生活,他们每年都要举家在沙漠里住上一段时间,搭起帐篷,带上生活必需品甚至包括简易发电机,去感受那份沙漠里独有的苍茫和与羊群、骆驼嬉戏的乐趣。

住在科威特的外籍人很多,但无权买地建房,也不能购买房屋。于是许多科威特人做起房地产生意,建造房屋租给外籍人居住,这倒是一项不错的投资,收入稳定、持久。有的科威特人在建造自己的住房时就已想到了出租房屋。曾参观过一家科威特人的住房,共四层。一楼供自己居住,高大宽敞,装修豪华。地下室内有游泳池,碧波一片,赏心悦目。泳池一侧建有喷泉,从陶罐里喷洒出的水花在彩灯的映照下流溢着迷人的光彩。另一侧是电脑房,可控制各项设施的开关,调节泳池温度。二楼、三楼共有四套公寓出租,楼顶设有健身房与冲浴间。主人说,四套公寓出租15年,便可把整幢楼的成本收回。

行:科威特的公路质量很好,路面平整干净,高温下也不会融化。能在灼热的沙地上修造起如此高质量的公路,据说得益于政府购买的专利配方。公路都是单行道,车速相当快。这里人们一般都自己开车,没有车,在科威特是极不方便的。

科威特人喜欢买车、玩车。街上行驶的多为名牌轿车,各大汽车公司推出的最新款总能迅速在科威特找到市场。科威特人爱开新车,用“喜新厌旧、永不满足”来形容科威特人对车的心理一点也不为过,因而这里的二手车市场也十分活跃,收入不高的外籍人很容易买到自己喜欢的价廉物美的二手车。这里还流行开大的吉普车,尽管价格要比轿车高出许多,却很适合科威特的大家庭,因为每个家庭通常有四五个孩子。每逢周末,寻求刺激的小伙子们便会开着各式跑车、摩托车在海滨大道上飙车。胆大的男孩子甚至连头盔都不戴,就把摩托车的前轮提起来,在马路上狂奔,于车流间穿梭,简直令人担心,可他们却乐此不疲。

传统与变革

路边的空地上时常会出现一座用彩灯搭起的帐篷,里面铺着红地毯,中间通道铺着绿地毯,周围摆放着沙发与凳子,此景意味着一对新人正在步入婚姻的殿堂。彩灯帐篷周围停满了轿车,坐在篷子里的却只有新郎与清一色的男性宾客。科威特人的婚礼是把男宾与女宾分开的,男宾们在彩灯下向新郎贺喜,遥祝新娘快乐;盛装的新娘则在饭店款待前来祝福的女宾。新人不能共同享受来宾的祝福,前来祝福的宾客也看不全婚礼的主角,这样的婚礼真是世上罕见。

科威特是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度,教规约束着人们的行动,传统支配着人们的生活。至今,大多数科威特姑娘仍羞于公开约会,情侣们也不能在公共场合有亲昵的举动,到科威特人家做客的男性客人更是连女主人也看不到。在科威特,只有男性才能选举议员,女性没有选举权。

不过,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传统的社会习俗也正在悄悄地起着变化。目前,在科威特,女性越来越主动地投身于社会,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青年男女开始自由恋爱,而不再依靠家族的介绍。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孩子送到西方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更有一批有识之士居安思危,提供改革平均分配的福利政策,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减轻政府在未来的压力。

更新于:1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