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起讲堂

任正非后悔取名华为:没想到做这么大,早知道就取个国际化名字了

2025-01-10 20:30

【风起堂观察 | 不编不传,有源有据,分享商界创业传奇,解读大佬管理智慧。】

参考资料:

田涛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访谈录》、《理念·制度·人》,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余胜海著《商业思想家任正非》,林超华《任正非传》等。

01

任正非:早知道华为能做这么大,就取一个稍微国际化的名字了

“超越四通”是任正非创建华为时最初的追赶目标。

1987年,任正非找了5个朋友,凑了2.1万元,注册了华为。

那时候国内的科技企业汇集地,在北京的中关村;那时候的四通集团,是北京中关村的明星企业。

于是,超越四通就成了华为的第一个梦想。

谁也没想到,在这个诞生在南油集团居民楼里的三无小企业,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从“超越四通”开始,到“全球通讯行业,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再到5G技术领先全球,乃至今天的鸿蒙操作系统三分之势已成……

华为,已经从早期某国企眼中的“渔民办的个体户”,员工自嘲的“华鸟”(繁体字“爲”,经常被误读为“鸟”),成为享誉世界的华为。

但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任正非却后悔当初取名华为了:"当年在阳台上创业时,没想到会做这么大。要是早知道,就取一个稍微国际化的名字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华为的名称在确实不利于传播。

企业取名,不仅要考虑企业价值观、文化、理想等立意,还要考虑到传播度、辨识度,比如要易读易记,朗朗上口等。

80年代企业取名,通常流行叫“华*”比如我们熟知的“华大”、“华发”等,但这些组合的末尾多位开口音,读起来响亮,才朗朗上口容易记,传播效果更好。

但“华为”的“为”却是闭口音,发音不够响亮,并不利于传播。

另外,当华为出征海外市场后,任正非又发现,很多外国朋友读不好华为这个名字,很容易将其读成“夏威夷(Hawaii)”,法国人把华为读成“唔喂”(H在法语里是不发音的),南非人发不出HUAWEI这个音。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介绍称,任正非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满意华为这个名字(当然,对于郭平等当时加入华为的年轻人来说,名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自己的未来找个落脚处)。

02

“华为”取名、改名的曲折

对于何以取名“华为”,任正非也公开作出过解释:其实华为公司的命名,当初有些随意。

据任正非自述,1987年,在租用的一间简易居民楼的办公场地,任正非要给筹建中的公司起名,苦思冥想想不出好名字,正好抬头看见了墙上的“中华有为”四个字标语,就从中间各取了一个字,组合成"华为"。

随着华为在国内成为市场领先,海外市场也风生水起,知名度越来越大,任正非也曾数次萌生改名的想法。

关于要不要改名,华为内部曾多次开展公司更改名称的讨论会议。

会议结论是,由于华为的品牌知名度已经打出去了,此时改名会影响公司的业务,华为高层最后还是放弃了改名的念头。

但是,华为在做终端手机的时候,关于手机终端要不要用“华为”的名字被再次提上议程。华为在2011年三亚的终端务虚会上,曾经讨论过终端要不要建独立品牌,作为消费品品牌名,"华为这个名字 H发不出音来,会影响传播"。

另据余承东透露,当时在华为内部的品牌讨论会上,员工几乎一边倒地都建议华为手机终端不要叫“华为”这个名字,但余承东和万飚一直坚持手机终端应该继续叫华为名字。

最终,任正非在一次会议上很认真地问大家,公司要不要改个名字,大家说都到这个阶段了,很难改,也没法儿改。

“十几年来我们内部一直在争议要不要改掉华为这个名字,最近我们确定不改了。”这是在2013年,任正非在采访中公开表示。

至此,任正非也算是对华为是否改名释怀了。

当然,实力到了,名字好不好读、好不好记,都不是问题了。

今天的华为,在国内早已是深入人心,“中华有为”已成为无数粉丝们对华为的一种情感和情怀。

在国外,虽然华为的发音让很多人读起来有些拗口,但却有很多国外的花粉们自发去帮助纠正HUAWEI的发音,久而久之,华为这个品牌反倒是深入人心的了。

比如,在谷歌上,关于怎样"HUAWEI Pronunciation"(HUAWEI如何发音)的检索就超过122万个结果。

虽然华为最初命名有些随意,但只要你足够有实力,足够牛逼,别人自然会去学习你的名字怎么读。

03

从“鸡的理想”到“鹰的格局”

今天来看,任正非早期创业时,并没有我们今天所以为的宏大目标和长远理想,比如取名较为随意,以至于后悔了十几年,经营目标也仅是“超越四通”。

有学者认为,这种早期创业者最初的视野其实只有十米、二十米开外,充其量只能算是"鸡的理想"。

但是,任正非却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华为资深管理顾问吴春波教授在形容任正非的学习能力时,称他“像一个大海绵”,吸收力很强。

吴春波教授帮任正非做了总结:

向党学习:“八项规定”、“自我批判”、“多劳多得”;

向军事学习:“呼唤炮火”、“在上甘岭上培养干部”;

向企业学习:海底捞、顺丰;

向动物学习:狼性、狮群、蚂蚁军团;

向植物学习:薇甘菊理论;

向美国学习:引入IBM流程管理,蓝血英雄;

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首提“友商”论,华为绝不独霸天下;

向一切先进学习,于是,任正非从创业初期的“鸡的理想”,成长为心怀"鹰的格局"的华为领航员、文化教员、思想引领者,成为学界和企业界公认的商业思想家。

而华为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说,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

但任正非却坚称自己不过是“一个土民,不懂技术、不懂市场、半懂不懂管理,被一帮精英抬着登上了山顶,成了‘体面的小老头’”。

长期跟踪和研究华为的吴春波教授却认为:华为最成功的,恰恰在于华为的管理。

更新于:3小时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