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人生

柴静看见经典句子和读后感:于无声处听惊雷

2024-05-21 09:52

你看过《穹顶之下》吗?

“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的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

“将来终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我不是多怕死,只是不想这样活。”

当云雾不再是神秘撩人的仙境,而是毒人无形的灰霾,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谁来守护呢?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新闻人,她不仅“看见”,而且记录下来,传播到人们该知道的地方。

柴静的“看见”一直都出自一个记者的良心,一直都来源于对人的生活本身的关注,一直都秉持着真实的信条。在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她努力剥离自己最初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的单纯的感情宣泄。

像曾经的我们一样愤世嫉俗,心比天高;像曾经的我们一样初生牛犊,一马当先;像曾经的我们一样伤春悲秋,激扬文字。

突然想起来一个很悲伤的诗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鲜衣怒马,快意恩仇的明媚年少充满着唐吉坷德式的勇气,这种全世界所有年轻人都有的自大、激情和狂妄总是难以逃避现实的巴掌和敲打。

记者就是用最真实、最不含感情偏向的方式来报道真相——柴静的导师陈虻这样教育她。

这或许是柴静成为一个新闻人的一大挑战。但是在我看来,这更是两种世界观的交锋,少年的热血幻想和中年的沉稳平缓的交锋。

《看见》描摹了柴静在这一路成长上的斗争、融合和新生。每一个章节的人物都是独特而且饱满的:他们或许是不被人理解的驻村外教、或许是为人不齿的遭受家暴防卫过当的女囚、或许是饱尝异样眼光的同性恋者、或许是伤痛一次次被新闻贩卖的孩子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的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只是借助柴静的“看见”,来让我们这些人“看见”真实的他们、“看见”自己的武断和偏见。但这丝毫没有减少其存在本身的震撼,可以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只不过炸裂的是我们的眼界、思想和感情。

柴静用她的“看见”对生命告白,虔诚如一个信徒。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教会她主持人的任务就是把真相呈现给大家,而不是流失在表面的花哨和噱头。“那个温热的跳动是活着”,让她在非典期间建立起同生共死的战友情谊,明白了活着是多么伟大而值得感恩的事情。“双城的创伤”,让她讶异于忘掉童年的自己,揭开几个孩子爱恨纠葛、为情而死的孤寂和无力。

“是对峙,不是对抗”,让她踏上明察暗访,揭露黑幕,斗智斗勇的旅途,去理解一个个小人物的心理。“山西,山西”,在工厂的焦烟迷雾中腐蚀这绿水青山和这片土地上的“花朵”,即便人人都知道污染有害,却还是有喜欢工厂的理由,不同的人都维护着污染的源头。“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让她第一次格外注重,提供事实而不是情绪。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提示她真相负责打动,而逻辑负责解决和分析,不让自己一味跟随被采访者的观点和情绪。“采访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真正地确立记者和采访者平等的地位,不是上对下,不是强大对弱小,不是我对你;而是我对“我”,病友对病友。

记者如果不能时时拷问自己,客观公正的去呈现真相,那真该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柴静的转变一方面是每个人成长路上的缩影,另一方面也是现在记者行业的一面镜子。

我承认,“看见”是对生活的一种告白,可是告白,远远不止“看见”一种。

柴静也不是完人,她虽然看见了那么多,虽然自费拍摄了《苍穹之下》,可是光靠几个做新闻的“柴静”就可以让我们所有人都走的很远吗?不是。大概每个人都需要一点点责任感,才会更好。你看见,我听见,大家传播;你分析,我解决,大家协作,才不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浪漫缘分。其实真的不止雾霾、不止污染、不止新闻真相和人自身,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充耳不闻、闭目塞听的地方。

我想说,真正的飞机是由燃料做动力的,所以能飞的很远;而纸飞机是靠风才能够起飞,而且这个风或有或无,或大或小。

“看见”固然很美,也只是个纸飞机。如果我们不止“看见”和关注,而是去改进、去解决、去完善,这些“燃料”会不会“飞”的更远?

更新于:7个月前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