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到陶渊明心得体会和人生感悟读后感:旷野渡诗
旷野渡诗。歌谣招魂。诗意激荡。
我们学会说,学会唱,学会喊,其实也就有了诗。
诗生发在劳动中,诗蕴涵在情绪里。不是用诗演绎自己,而是用自我表达诗歌。
原始美率先在诗里沸腾,是“采采芣苢,薄言捋之”的轻快愉悦,是“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的热烈奔放,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的直白撩拨。
没人读诗,只是有人在诗里读自己。
诗歌最好是一段莲,莲下有藕。出淤泥而不染,却离不了浑浊的土壤。莲藕相伴,雅俗共赏。
蒋勋先生解读的文学和他人不同。
官方地看待,文学是严肃卫道,追求精致,工于辞墨。阳春白雪是高雅文学,下里巴人是村野闲谈。文学是不能剥离华丽的衣裳的。因为失去了包装和技巧的文学就像白头的名将、迟暮的美人。
诗的发展,由言歌从心到刻意雕琢。她的裙摆变了又变,四言八句、骈散结合、音韵和谐、五言七律、词曲相切。后来啊,流传下来的诗篇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鲜有人在光电声影的便捷下,一字一句斟酌诗意的珍珠。文学诗歌越来越成熟的模式却成为枷锁。
蒋勋先生一直坚持用生命的眼光,用人性的眼光去看待诗。他愿意去叩问诗里的人,从人的感情和经历提炼诗的灵魂。他不满足把诗当成缀满珠翠的木偶,而是解读重现鲜活矛盾的人物。
他提到:“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楚地描述生命情状时,他会选择用诗来描述,因为诗里有另外一种对生命的观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解释生命现象,有些东西可能会很有哲学性,很有逻辑,但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诗化的解释。这是一种更为宽阔的解释,它可能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但肯定不是一个答案;也不要希望自己在读完一首诗后,能产生道德或者情感上的领悟。”
《黍离》可以不是周平王迁都以后的亡国之诗,而是一个人走过黍子田,看到黍子在发芽,联想到自己内心的哀伤和忧愁。有一天,他又经过黍子田,看到黍子在结穗,又联想到心里的忧伤和哀愁。再一天,他看见黍子已经结出粮食,心里依然非常忧伤、孤独。
诗中所说的“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的感觉,其实和亡国与否毫无关系。
也许只是季节的转换,也许只是物是人非的感伤,也许只是独身一人,悲从中来的彷徨和感伤。
“所有对于诗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读诗的方法,读诗最怕在诗里找答案。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人的心情更多的时候是混杂的。”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最好的文学并不是拿来做教科书的,也不是拿来做考试范本的,而是使人觉得活着有意义,让人感觉活着是幸福的。
文中提到“花子”这种唱歌的风俗,还有载歌载舞的演绎形式看上去都更接近诗歌的本质。
大家表达的都是心情,而这个心情几千年来没有太大的改变。
诗本来就应该从旷野而来,继续存活在旷野之中。
更新于: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