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中的状元,发迹于十月,失宠于十月,因何死后尸首不全
1966年夏天,北京躁动的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一群闹哄哄的年轻人,身穿绿军装,手持红宝书来到恩济庄,满怀着打倒一切的豪情,逼迫“六一”学校的教职工挖掘位于校园西南角的一座古墓,墓的主人是晚清权宦李莲英。挖掘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之后,终于来到紫红色的棺椁前。年轻人顿时激动不已,掘墓人用撬棍撬开棺盖,眼前的一幕把所有人都惊呆了。
金丝楠木棺材里边像是躺着一个人,上面盖着被子,两侧放着很多叠放整齐的衣服。当开始取棺内东西时,人们才惊异的发现棺椁内只有一颗辫子完好的头颅和两根小腿骨,其他的身体部位不翼而飞。根据墓室内陪葬品的保存情况,推断并没有盗墓贼光临。那么李莲英的尸身为何踪迹全无?
一
李莲英出生于大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先祖是明朝辽东巡抚李松。李松和辽东总兵李成梁身处抗击后金的前线,战功赫赫,慈禧的先祖杨吉奢就死于李松之手,慈禧却偏爱李松的后代李莲英,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奇妙。
清朝入主中原,李莲英的祖上也出了不少达官显贵,在李莲英的墓志碑文中提及其先祖多宿儒显官,是完全属实的。到了曾祖父李弘,家道中落,早年还要过饭。但李弘没有被命运击倒,学得一手好胡琴,外号“胡琴李”,名气越来越大,还获得了进京为朝廷大员上门演奏的机会。李弘后来在北京西直门开了一间缝补旧鞋的小铺,因为经营有道,省吃俭用,逐渐升级为皮匠作坊,还和军机处的军需被服厂挂了钩,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李莲英有两个弟弟需要人带,平时也不能敞开玩。于是想了个办法,玩的时候把小弟弟捆在自己得后背上。有一次,李莲英和小朋友玩耍,玩得太投入,弟弟在背上睡着了都不知道,李母看到后,鼻子一酸,险些落下泪来,心疼地对李莲英说:“等弟弟会走了,你就不用背他了。”妈妈以为李莲英会非常高兴,谁知他却说:“等他会走了,你又要给我生出一个弟弟了。”在场的人被他逗得前仰后合,却也不得不感叹他的聪明伶俐。
李莲英不仅聪明伶俐,而且胆量过人,爬树摸鸟,快得跟猴子似的。祖母曾给他讲述先祖李松的故事,告诉他:“人有一分胆量,就有一分天意,有一分天意,就有一分官职。”虽然对祖母的话半懂不懂,但李莲英被故事深深吸引,也明白了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胆子越大官越大。”
二
七岁的李莲英摔了一跤,磕破了膝盖,不久肿成一个大包,化脓溃烂,经医生调理也无济于事。无奈的家人把他送到北京,想着大城市医疗条件更好,治愈的希望更大。
北京西直门来了一位江湖游医,以卖药、相面为生。家人把李莲英带过去,游医一通忽悠,大意就是幸好遇到了自己,要不然小命不保,又拿出一包药面,几贴膏药,接着仔细端详李莲英的五官和手纹,告诉李莲英的家人:“您这孩子的面相不一般,是铁扫帚命,十岁以后,上克父母,下克兄弟姐妹,您家就要大祸临头了。”李莲英的家人忙问破解之法,游医捻起胡须微微一笑:“办法倒是有,就看你们用不用了。此子命硬,破解之道一是出家当和尚,二是进宫当太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你们自己考虑吧。”李家人听后神情恍惚,付了钱,垂头丧气地走回家。
用了江湖游医的药,病倒是好了,但相面之事很快在邻里的口中发酵,走到哪里都是指指点点和异样的目光。原来乡亲口中的李莲英聪明伶俐,现在却成了鬼头鬼脑,原来的淘气鬼,现在成了灾星。迷信的家人只能日日焚香,夜夜祷告,祈求神仙保佑。
在乡亲异样的眼光中,李莲英八岁了,到了启蒙的年龄。父亲李玉把李莲英送到乡塾,李莲英虽然不能过目不忘,但学习能力很强,一年时间就把启蒙读物背得滚瓜烂熟。但外人的指指点点始终没有断绝,甚至李莲英在村子旁边的寺庙挂个名也无法堵住悠悠众口。李莲英和家人做出了艰难的抉择,去北京,去繁华的大都市,做一个太监。
三
皇宫规矩森严,礼节繁多,一举一动都有严格的讲究,不能乱来。初入皇宫的小太监李莲英拜了一位师傅,掌管玉玺的大太监刘诚印。作为徒弟,小李子每天早上要给师傅打洗脸水、穿衣服、叠被子、倒尿盆,晚上要给师傅端尿盆、铺被褥、洗脚,还要伺候吃饭、洗碗、洗衣服、点烟,稍有不慎,打骂、罚跪、罚站都是少不了的。干不完的活,磕不完的头,数不尽的重重压迫,许多怀着憧憬的小太监忍受不了私自逃跑,小李子忍了下来。
清朝祖制,禁止宫中太监学习诗文,慈禧掌权后,让宫中太监学诗读经,提高素养,还亲自给宫中太监讲学,一时间,小太监学习之风盛行。
李莲英打小聪明,入宫前还读了一年书,有一定的基础,慈禧讲学他听得又格外用心,把慈禧说过的每句话都牢牢记住,每当慈禧提问,对答如流,深得慈禧赏识。后来还学习了慈禧喜欢的书法和京戏,作为一个没有根基,身如浮萍的太监,李莲英明白皇宫内他能依靠的人并不多,而慈禧绝对是眼前最好的选择。所以他始终秉持一个原则,凡是慈禧喜欢的他就努力去学,慈禧讨厌的他就视为禁区,决不去碰。
四
胆大心细,处事圆融,八面玲珑的李莲英很快成了慈禧的心腹,渐渐有一些大臣和他结交,有事也常常找他代为传达和请奏。每当李莲英遇到这些事情,都尽量想办法把事情办好,既不惹慈禧生气,又不得罪王公大臣,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成熟稳重,很快他就成了皇宫内有头有脸得人心的年轻太监。
虽然受宠,但李莲英的前途并不是康庄大道,在他前面有一个备受慈禧信任的太监安德海,一个人的信任总是有限的,有安德海在前面挡着,李莲英的出头之日遥遥无期。但安德海这个人年纪轻轻备受宠溺,少年得志,逐渐恃宠而骄,违背清朝祖训,偷偷离开北京,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正法。通过安德海的遭遇,李莲英弄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他不仅学会了揣测主子的心理性格、习惯喜好,能够千方百计地讨好主子,同时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
五
从1872年起,李莲英的事业坐上了喷气式直升机,二十多年间,从一个普通的八品太监,一路升为二品花翎总管,做到了规则下的极致。清朝是有规定的,不能让太监做二品官,但李莲英却是个例外。
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做了一辈子傀儡的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统治大清王朝半个世纪的慈禧也撒手而去。李莲英在慈禧灵前恸哭不起,比爹娘死的时候哭得还伤心。他的哭,有真心也有感伤,毕竟伺候了52年的主子不在了,还是有点难过的,再一个,慈禧一死,靠山倒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能不能保住也难说的紧。
慈禧百日孝满,李莲英赶紧请求隆裕太后批准自己退隐养老。隆裕太后能当上太后,李莲英是出了力的,就批准他在南花园养老。
人一老就容易回忆过去,想起昔日的权倾朝野,如今的落寞孤独,怎能不百感交集、思绪万千?社会上又风传,光绪皇帝之死,李莲英脱不了干系。敏感的李莲英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安排家人给自己建造墓室。1911年二月初四,李莲英把家人叫到床前,将自己的一生历数一遍,如何发迹,如何发家,如何升为大内总管,一一细数。还嘱咐他们时刻注意时局动荡,以便随机应变,同时要谨慎持家,以防财源枯竭。交代完后事,溘然长逝。二月初六,隆裕太后传旨,按照祖宗家法,赐茔地于恩济庄。
六
李莲英的死因扑朔迷离,有三种说法较为盛行:
(一)李莲英是在北京南花园被人杀死的,头被杀人者抢走了,埋葬时只有一个身子,头是假的,传言假头是用白银或黄金制成的;
(二)李莲英有一个侄孙女,嫁到山东省无棣县,李莲英去探望,顺便到泰山一游,走到山东河北交界处被杀死。跟随的两个侍从吓得屁滚尿流,只把一个血淋淋的人头用包袱皮兜回了北京,再回去找尸体,已经无影无踪。
(三)李莲英退隐南花园,常常想起慈禧往日情分,溜出京城,去东陵拜谒慈禧陵寝,回来时在半路上被人杀死。
第一种说法和李莲英墓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后两种说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谁也说不清楚,距今不过百年,往事业已成烟,可以确定的是李莲英肯定是非正常死亡,但他被何人所杀,死于何地,仍然是一个谜。
结语
太监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丧失的不仅是男人的雄性气概,更多的是丧失了基本的尊严,他们的下场往往不是很好。生时,在主子面前不敢挺直脊梁;死后,偷偷摸摸藏在家乡的坟园的犄角旮旯。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死后迷雾重重的李莲英也算有清一朝太监行当数一数二的状元了。
更新于:4小时前